101

篇章編號

【篇章編號】

1648

              

102

篇章名稱

【篇章名稱】

一件小事 (1648)

              

103

來源

會考問題庫

              

104

文類

【文類】

現代小說

              

105

作者

【作者】

魯迅 (9852)

              

106

題解

【題解】       

        魯迅的《一件小事》的創作是源於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這場運動使知識份子在勞動人民身上找到了革新中華民族的希望。《一件小事》抒發了魯迅對於一般勞動小人物的深刻讚揚,以及對於自己的反思。

              

107

文本

《一件小事》魯迅

     我從鄉下跑到京城裏,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但在我心裏,都不留甚麼痕跡,倘要我尋出這些事的影響來說,便只是增長了我的壞脾氣,——老實說,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卻於我有意義,將我從壞脾氣裏拖開,使我至今忘記不得。

     這是民國六年的冬天,大北風刮得正猛,我因為生計關係,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幾乎遇不見人,好容易才僱定了一輛人力車,教他拉到S門去。不一會,北風小了,路上浮塵早已刮淨,剩下一條潔白的大道來,車夫也跑得更快。剛近S門,忽而車把上帶著一個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個女人,花白頭髮,衣服都很破爛。伊從馬路上突然向車前橫截過來;車夫已經讓開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沒有上扣,微風吹著,向外展開,所以終於兜著車把。幸而車夫早有點停步,否則伊定要栽一個大斛斗,跌到頭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車夫便也立住腳。我料定這老女人並沒有傷,又沒有別人看見,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誤了我的路。

     我便對他說,「沒有甚麼的。走你的罷!」

     車夫毫不理會,——或者並沒有聽到,——卻放下車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來,攙著臂膊立定,問伊說:

     「你怎麼啦?」

    「我摔壞了。」

     我想,我眼見你慢慢倒地,怎麼會摔壞呢,裝腔作勢罷了,這真可憎惡。車夫多事,也正是自討苦吃,現在你自己想法去。

     車夫聽了這老女人的話,卻毫不躊躇,仍然攙著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詫異,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駐所,大風之後,外面也不見人。這車夫扶著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門走去。

     我這時突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後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他對於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於要搾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

     我的活力這時大約有些凝滯了,坐著沒有動,也沒有想,直到看見分駐所裏走出一個巡警,才下了車。

     巡警走近我說,「你自己雇車罷,他不能拉你了。」

     我沒有思索的從外套袋裏抓出一大把銅元,交給巡警,說,「請你給他……」

     風全住了,路上還很靜。我走著,一面想,幾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擱起,這一大把銅元又是甚麼意思?獎他麼?我還能裁判車夫麼?我不能回答自己。

                這事到了現在,還是時時記起。我因此也時時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幾年來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時候所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獨有這一件小事,卻總是浮在我眼前,有時反更分明,教我慚愧,催我自新,並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

              

108

注釋

 

109

內容分析要點

【內容分析要點】

1     讚美微小的勞工人物

        車夫雖然是社會上的低微角色,然魯迅對於他的品格給予高度的讚揚和崇敬。車夫對待跌倒了的老婦人是果斷救助、勇於承擔的,顯示了高尚的人格。作者從字裏行間流露出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2     對自我的深刻解剖

        本篇包含了「我」很多的心底說話。「我」由「看不起人」到被車夫高大的形象所感動而慚愧。結尾表達了魯迅的愧疚之心從來沒有抹去,這件事一直在鞭策著他自己:教他怎樣做人,教他慚愧,教他自新,同時也增長他的勇氣和希望。

              

110

寫作手法要點

【寫作手法要點】

1     以小見大

        魯迅摘錄了生活中的「小事」,選用車夫、老太太和巡警等角色都是平凡中的人物。不過在魯迅筆下,車夫這個平凡的人變得栩栩如生,更貼近於生活之中。作者把平凡的寫得不平凡,把小事寫成大事了。這件「小事」比國家大事的意義更要深刻重要,從中讚美了車夫的高大形象,於「我」的心中擴張。

2     首尾呼應

        作者在首尾反覆強調讀過的書或國家大事,他都記不起了。唯獨這「一件小事」在他心中久久不能忘記,可見作者對於這件事的重視,也可見這並不是「一件小事」。文末的「教我慚愧」呼應了起首的「看不起人」,更突顯「一件小事」對我的影響。

3     對比

        「我」與車夫來自不同的世界,無論身份和對於老女人跌倒後的態度,都形成強烈對比。因為這種對比使然,更突顯車夫如此偉大,而「我」卻如此渺小。

4     善於描寫人物動作

        文中描寫車夫在老女人跌倒後上前幫忙的動詞,極為生動形象化,使讀者猶如看見了車夫的一舉一動,更看見他對於老女人的關懷。

5     對話簡明而見個性

        全篇的對話不多,而且都很短。作者就是透過這樣短的說話,表現了作者的冷漠。同時,表現了車夫無須多言,而出力幫忙為先的偉大人格。

6     心理描寫

        文中以「我」的大量心理活動描寫,展現出「我」的愛憎思想和品格為人。文末深深地讓讀者感受到作者自我反省的情感,情感真摯。

              

111

語譯

 

112

理解內容(問題)

【理解內容】

1      以下哪一項為起初作者看見車夫幫助老女人的心情:

        A同情

        B憐惜

        C憎惡

        D崇敬

2        作者看見老女人伏地後,對車夫說了「沒有甚麼的。走你的罷!」一句,可以看出他怎樣的情感?

3      文中「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的「威壓」,來源於:

        A車夫的高大

        B車夫對老女人的無私偉大

        C車夫對「我」的威嚇

D車夫誤了「我」的路

4      你認為「我」抓出「一大把銅元」給車夫,出於怎麼樣的心理?試抒己見。

              

113

理解內容(答案)

【理解內容答案】

1      C憎惡    ü

2      冷漠無情 / 漠不關心

3      B車夫對老女人的無私偉大                ü

4      此題發揮較大,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答案:

        歉疚的心理。「我」對於自己的自私和冷漠感到慚愧,「我」抓出一大把銅元給車夫,是不由自主地對車夫的崇敬的表現。

              

114

理解技巧(問題)

【理解技巧】

1      作者最主要以動作刻劃車夫的形象,試引有關車夫動作的任何一例,並說明其形象。

        例子:

        形象:

2      作品中「我」和車夫形成對比,試填下表:

 

「我」

「車夫」

身份

 

 

對於老女人跌倒的態度

 

 

3      以下哪項為本文所運用的寫作技巧?請選擇正確者,並略加解釋。

寫作技巧

正確 / 錯誤

如正確者,需略加解釋

運用諷刺

 

 

以小見大

 

 

古今意象

 

 

首尾呼應

 

 

              

115

理解技巧(答案)

【理解技巧答案】

1      例子:「放下了車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來,攙著臂膊立定」

        形象:果斷救助、勇於承擔、具同情心的高尚形象

        (言之成理亦可)

2     

 

「我」

「車夫」

身份

知識份子

低微的勞工

對於老女人跌倒的態度

漠不關心 / 懷疑憎惡

關心幫助

3

寫作技巧

正確 / 錯誤

如正確者,需略加解釋

運用諷刺

X

        /

以小見大

ü

以生活中的「小事」和小人物,寫出不平凡的意義,表現車夫高大的人格,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

古今意象

X

        /

首尾呼應

ü

作者在起首和文末均強調不能忘記「一件小事」,對此事非常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