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篇章編號 | 【篇章編號】 1583
|
102 | 篇章名稱 | 【篇章名稱】 再別康橋 (1583)
|
103 | 來源 | 高考題庫2008
|
104 | 文類 | 【文類】 新詩
|
105 | 作者 | 【作者】 徐志摩 (9832)
|
106 | 題解 | 【題解】 《再別康橋》,收於徐志摩的詩集《猛虎集》。在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期間,詩人曾遊學於英國的劍橋大學,這首詩則於1928年第二次遊歷劍橋之後,在歸國途中寫成。詩人眷戀康橋的風光,甚至甘心做康河裏的一條水草,終生依附康橋。惜別康橋,實際是懷念自己一生最愉快的一段日子。全詩音節調和,語言自然純熟,是作者的名詩。許多審美者在賞析此詩時,都會從其結構美、韻律美和圖畫美等方面探析,但更多的是注重它的意境美。
|
107 | 文本 | 《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1,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裏,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2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3,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
108 | 注釋 | 【注釋】 1 青荇: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略成圓形,浮在水面,根生水底,夏天開黃花,結橢圓形蒴果,全草可入藥。 2 浮藻:隱花植物的一種,無根、莖、葉等部分的區別,多生活在水中。 3 溯:逆著水流的方向走。
|
109 | 內容分析要點 | 【內容分析要點】 1 輕輕的離別 詩人以「輕輕的」告別突出了「寧靜」的基調。詩人的開首有意識地連用了三個「輕輕的」,他不忍打擾康橋的寧靜,表現了他對康橋的愛和依依惜別的情感,同時給人寧靜和諧的意境。 2 康橋的美麗 詩歌的第二至第六節集中描寫康河的迷人景色,抒發了自己對康橋的讚美和依戀。同時,勾起詩人往昔美好的回憶,卻引起離別而沉默的愁緒,將全詩推向高潮。 3 靜默的告別 由景的寧靜轉為情的寧靜,最後歸於沉默平靜,是對康橋最美的告別。詩末的告別又回到了開頭的告別,詩歌故作瀟灑作結,然而,離情別意似乎是永無止境的,給讀者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
|
110 | 寫作手法要點 | 【寫作手法要點】 1 佈局精巧 全詩共分七節,每節四句,每句參差變化中又見整齊,佈局精巧。篇幅精煉短小,卻包含了詩人複雜難言的情感。還有,詩的結尾與起首遙相對應,既保持了詩的完整性,又把末段的情感更進一層,「輕輕的」着重於動作的輕柔,而「悄悄的」則流露出情緒的低落。前後呼應,一脈貫通。 2 往復回環 詩歌起首「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詩歌結尾「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揮一揮衣袖」其實是「輕輕的招手」的另一表達方式,又重複作別「雲彩」,迴環複吟,加強了詩歌情感的張力,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情景交融 作者描寫康橋景物,當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詩中沒有「離別」之類的詞語,而是把感情溶化在景物描寫之中。在詩人眼裏,無生命的景物化作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物,顯示了詩人對康橋濃烈的愛。 4 善於營造氣氛 跟開首相應,以「輕輕」、「悄悄」、「沉默」等詞語造成一種寂然無聲的氛圍。離別的情感不是熱烈激動的,而是淡淡的憂傷。 5 善用意象 詩歌運用了一系列典雅柔美,富傳統文化內涵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對康橋的眷念和珍視。詩人總是有意無意地選擇色彩繽紛的物象,包括「雲彩」、「青荇」、金柳」,引起讀者的聯想。 6 字詞優美 《再別康橋》的用字輕靈優美,難怪徐志摩的妻子陸小曼說「他的詩來得俏皮,真是像活的一樣,字用得特別美,神仙似的句子,忘卻人間有烟火。」詩中選用的詞語展示了色彩絢麗的風景,在徐志摩的筆下,康橋的美麗優雅地呈現出來。 7 音節和諧 全詩擁有音樂的旋律,當中運用疊字和雙聲疊韻的詞語,令人讀起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詩人以輕柔舒緩的節奏,表達出獨特的情感韻味。離愁別緒的情感基調在音樂似的詩句中得到整合,加強了抒情效果。
|
111 | 語譯 | |
112 | 理解內容(問題) | 【理解內容】 1 本詩創作於哪一個季節?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來? 季節: 詩句: 2 詩中哪些詞句直接表現了康橋寧靜的氣氛?試舉出任何兩項。 3 詩中「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一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
113 | 理解內容(答案) | 【理解內容答案】 1 季節:夏季 詩句:「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2 輕輕 / 悄悄 / 沉默 3 對康橋的不捨、眷戀之情。 |
114 | 理解技巧(問題) | 【理解技巧】 1 「悄悄是離別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這兩句皆用了哪種手法康橋的寧靜? A誇張 B烘托 C直述 D以上三項皆不正確 2 試在詩中找出疊字的詞語,然後簡略說明其作用。 疊字: 作用: 3 試舉出詩中的著色詞。
|
115 | 理解技巧(答案) | 【理解技巧答案】 1 B 烘托 ü 2 疊字:輕輕、油油、悄悄 作用:使詩歌節奏諧和,加强抒情效果 / 配合詩人要表達輕柔淡淡的離別之情 3 「雲彩」、「金柳」、「青荇」、「彩虹」、「青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