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篇章編號 | 【篇章編號】 1391
| ||||||||||||||||
102 | 篇章名稱 | 【篇章名稱】 西廂記(節錄)(落紅成陣) (1391)
| ||||||||||||||||
103 | 來源 | 會考問題庫
| ||||||||||||||||
104 | 文類 | 【文類】 古典戲曲
| ||||||||||||||||
105 | 作者 | 【作者】 王實甫 (9704)
| ||||||||||||||||
106 | 題解 | 【題解】 《西廂記》作者王實甫,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大都人。《西廂記》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它是王實甫的代表作。《西廂記》的男女主人公在愛情上堅貞不渝,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美滿結果,突出了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主題思想。 〔混江龍〕是由鶯鶯唱的,描寫了鶯鶯自從見了張生後,便神魂蕩漾,情思不快,茶飯少進。
| ||||||||||||||||
107 | 文本 | 《西廂記》(節錄)(落紅成陣) 王實甫 (崔鶯鶯所唱) 〔混江龍〕落紅1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 惹落花塵。繫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2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3,清減 了三楚4精神。
| ||||||||||||||||
108 | 注釋 | 【注釋】 1 落紅﹕落花 2 花陰﹕花叢濃陰。 3 六朝金粉﹕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國都金陵的靡麗繁華景象。 4 三楚﹕地名。戰國楚地疆域遼闊,秦、漢時分為西楚、東楚、南楚,合稱為「三楚」。
| ||||||||||||||||
109 | 內容分析要點 | 【內容分析要點】 1 傷春 曲中描寫了春逝的情景,落花紛飛,引起了人的愁緒。由春逝的情景抒發了青春易逝的感情,引起內心的煩惱。 2 傷情 作者描寫了鶯鶯的心理,鶯鶯與張生雖然有情思,但又如遠隔天涯,鶯鶯因此而煩惱,以致「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流露了哀思。
| ||||||||||||||||
110 | 寫作手法要點 | 【寫作手法要點】 1 人物形象突出 混江龍一曲,流露了鶯鶯對愛情的嚮往,前部分傷春,以落紅等意象,描寫了鶯鶯對年華易逝的感觸。曲中後部分傷情,描寫鶯鶯、張生情思綿綿卻又如隔天涯,描寫了鶯鶯的悵恨。 2 語言典雅含蓄 曲中以「春心」象徵了鶯鶯對愛情的渴望,但鶯鶯未能與意中人交往,以致金粉香消精神消減,語言典雅含蓄。以「六朝」形容「金粉」,「三楚」形容「精神」,描寫了鶯鶯的形象。 3 詩情畫意 曲中文辭很有詩情畫意,如「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如畫般展現讀者面前,文辭帶有詩意。 4 情景交融 混江龍一曲,典雅含蓄,「落紅」句引發了惜春情緒,落花紛飛的情景又與人的愁緒相扣,寄寓了鶯鶯對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景交融。 5 善用對比 曲中以柳絲、情思的長短作對比,心上人與天涯的遠近作對比,描寫更為深刻,表達了鶯鶯煩惱的心情。 6 化用前人詩句 曲中「風飄萬點正愁人」是出自杜甫曲江二首,引用前人詩句能夠使曲詞典雅含蓄,更加優美。「隔花陰人遠天涯近」則化用宋人朱淑真《生查子》:「遙想楚雲深,人遠天涯近」。
| ||||||||||||||||
111 | 語譯 | 【語譯】 落花成陣,風吹起萬點落花,人在發愁。池塘夢曉,春天已逝,蝶粉輕沾了如雪的飛絮,燕泥香招惹了落花塵。情思還不如柳絲長,天涯雖遠,但隔著花叢的心上人比天涯還遠。香消去了繁華景象,清減了人的精神。
| ||||||||||||||||
112 | 理解內容(問題) | 【理解內容】 1 曲中描寫了甚麼季節?試找出與季節有關的句子略作說明。 2 此曲的內容與甚麼有關? A 親情 B 愛情 C 友情 D 師生情誼 3 此曲的情調是怎樣的? A 歡愉 B 輕快 C 哀愁 D 悲痛
| ||||||||||||||||
113 | 理解內容(答案) | 【理解內容答案】 1 暮春。曲中云「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闌檻辭春」,描寫了花落的景象,營造了春天將逝的意境。 2 B 愛情 ü | ||||||||||||||||
114 | 理解技巧(問題) | 【理解技巧】 1 試從曲中找出運用對比手法的句子,並指出其對比的性質。
2 「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運用了甚麼手法? A 情景交融 B 欲揚先抑 C 層遞手法 D 對比手法 3 本曲的語言典雅,試從曲中找出兩個例子。 4 試找出曲中的對偶句,並指出運用對偶句的優點。
| ||||||||||||||||
115 | 理解技巧(答案) | 【理解技巧答案】 1
3 「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繫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等。(任舉二例)本曲用字典雅含蓄,意境優美,很有詩情畫意。 4 運用了對偶手法的句子包括﹕「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繫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運用對偶句可以使曲詞更加整齊,增加了曲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