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篇章編號

【篇章編號】

1362

         

102

篇章名稱

【篇章名稱】

揚州慢(淮左名都) (1362)

         

103

來源

新高中課本名篇導讀篇章

         

104

文類

【文類】

         

105

作者

【作者】

姜夔 (9604)

         

106

題解

【題解】       

        姜夔,(公元11551221年)南宋詞人、音樂家。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人。一生未仕。著作有《白石道人詩集》等。姜夔作詞,常自譜新曲,所以詞牌詞題是統一的。這首詞寫的是揚州戰後景象,又是慢詞,故稱「揚州慢」。慢詞依曲調舒緩的慢曲而填寫。揚州在隋、唐、北宋期間曾經是著名的繁華之地,但在南宋初期兩次遭到金兵洗劫,變成一座空城。這首詞的主旨就是詞前小序中說的「黍離之悲」。

         

107

文本

《揚州慢》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1,予過維揚2。夜雪初霽3,薺麥彌望4。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5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6。千巖老人7以為有《黍離》之悲8也。   
       
淮左名都9,竹西佳處10,解鞍少駐初程11。過春風十里12,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13去後,廢池喬木14,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15,都在空城16    杜郎俊賞17,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18,青樓夢好19,難賦深情。二十四橋20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21,年年知為誰生?

         

108

注釋

【注釋】        

1      淳熙丙申至日:宋孝宗三年(公元1176年)的冬至日。

2      維揚:即揚州,今屬江蘇省。

3      霽:雨雪過後,天氣轉晴。

4      薺麥彌望:薺,薺菜,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可當止血、止瀉劑,嫩葉可食用。麥,麥子。意思是滿眼都是薺菜和麥子。

5      戍角:軍營裏發出的號角聲。

6      自度此曲:這裏指詞人自己創作《揚州慢》這個詞調。

7      千巖老人:蕭德藻,字東夫,晚年居湖州(今浙江市名),自號千巖老人。姜夔曾跟他學詩,而且是他的姪女婿。

8      黍離》之悲:黍,一年生草本植物,供食用或釀酒。離,即離離,茂盛的樣子。《黍離》,《詩經.王風》中的篇名。此詩寫詩人看到西周的故都荒廢了,宮殿舊址長滿了禾黍,哀悼國家的不幸。意思是慨歎國破家亡,都城荒廢。

9      淮左名都:淮左,淮河東部。揚州是淮左地區著名的都會。

10    竹西佳處:揚州城東禪智寺旁有竹西亭,那裏環境十分優美。杜牧有《題揚州禪智寺》:「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11    少駐初程:少駐,暫時停留、休息。意思是指詞人初次到揚州,在途中稍作休息。

12    春風十里:杜牧有《贈別》詩:「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詞人這裏借此寫揚州從前的繁華景象。

13    胡馬窺江:江,指長江。意思是金兵南侵。

14    喬木:有主幹,枝幹高大的樹木。

15    清角吹寒:淒涼的號角聲帶來了絲絲寒意。

16    空城:形容揚州遭遇嚴重破壞之後的蕭條景象。

17    杜郎俊賞:俊賞,卓越的鑒賞。杜牧曾經在揚州遊賞。

18    豆蔻詞工:杜牧《贈別》詩有「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19    青樓夢好:杜牧《遣懷》詩有「十年一覺揚州夢,贏的青樓薄倖名」。杜牧的這首詩與《贈別》都是詠揚州的名篇。

20    二十四橋:舊址在今揚州西郊,傳說古代有二十四個美人在這裏吹簫,因此得名。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21    橋邊紅藥:二十四橋橋邊盛產紅芍藥花,又名紅藥橋。

         

109

內容分析要點

【內容分析要點】

1     國家破亡之悲

        詞人於詞中抒發了國家破亡之悲,表現出揚州因戰火而變得蕭條、荒涼,從而表達作者國破家亡的哀傷。揚州曾經有過光輝繁榮的過去,很多詩人都曾經慕名而來,可是眼前所見的景象與詞人心中的揚州有很大的差別,眼前的一切都令詞人感到非常心碎。

2     揚州今昔對比

        昔日揚州是大都會,景色優美、繁華熱鬧,只剩下廢池喬木,描寫揚州已今非昔比,突顯揚州今昔巨大變化,抒發無限感慨。心中情與眼中景的反面襯托,更抒發出詞人對揚州城的一片深情,對國破家亡的悲傷。

         

110

寫作手法要點

【寫作手法要點】

1     融情入景

        詞中「二十四穚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仍在」抒發了景物依舊,人面全非的慨歎。月本是無情之物,詞人說「冷月」,賦予月亮感情,寫出揚州的荒涼冷情。這種手法抒發出詞人面對死寂環境所生的「黍離之悲」。

2     典故運用

        詞中較多化用前人詩句,加深詞中意境,促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如「青樓夢好」、「二十四橋」是出自杜牧《遣懷》及《寄揚州韓綽判官》,使人聯想到杜牧那些讚美揚州的詩篇,可是如果杜牧目睹揚州慘遭洗劫的荒涼景象,也不會再有這樣的詩句,這樣寫使詞的內容更加豐富。

3     對比反襯

        詞作以揚州昔日的繁華和今日的蕭條作對比,突出戰亂後揚州的殘破及作者「予懷愴然」的原因。

4     擬人法

        廢池和喬木本是沒有感覺的東西,詞人卻指它們「猶厭言兵」。如果死物也「猶言厭兵」,何況是人民?深刻地反映人民對侵略戰爭的極端痛恨,表現對戰爭的痛恨,富有創意。

5     結構嚴謹

  作者把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逐層寫出,結構嚴密。

6     用字精煉

        詞作用字巧妙能加強感染力,如以「蕩」寫水波蕩漾,並暗示作者心情的起伏,以「冷」渲染環境的冷寂。

         

111

語譯

【語譯】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我經過揚州。雨雪過後,天氣轉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菜和麥子。進入揚州,一片蕭條,河水碧綠淒冷,天色漸晚,城中響起淒涼的號角。我內心悲涼,感慨揚州城今昔的變化,於是自創了此曲。千巖老人認為這首詞有《黍離》之悲。

        揚州是淮左地區著名的都會,在優美的竹西亭,解下馬鞍稍微停留,在途中稍作休息。春風吹遍揚州十里,薺菜麥子一派青青。自從金兵南侵以後,廢池喬木,至今還討厭說起用兵。漸黃昏,清角吹起了冷寒,這都是在劫後的揚州城。

        杜牧曾經在揚州遊賞,料想今天,重來此地一定吃驚。即使豆蔻詞語精工,青樓的詩意很好,也很難表達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橋仍在,橋下波心蕩,淒冷的月色寂靜無聲。懷念橋邊的紅藥,它年年為誰開花繁生?

         

112

理解內容(問題)

【理解內容】

1      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是甚麼?

2      《揚州慢》上片及下片均描寫了景物,當中有些是詞人眼前之景,有些則是虛擬設想,試配對以下各項。

        1      「橋邊紅藥」       

        2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A     眼前之景

        3      盡薺麥青青」   

        4      「廢池喬木」                                                                        B      虛擬設想

        5      「杜郎俊賞」       

        6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3      詞中提及了哪些植物?

4      承上題,它們象徵了甚麼?

5      詞中提到的杜郎是誰?

6      承上題,詞人為甚麼要運用他的典故?

         

113

理解內容(答案)

【理解內容答案】

1    詞人在冬至當天到達揚州,但是「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四周一片蒼茫,揚州在隋唐的時候曾經是著名的大城市,但在南宋時經過金兵的兩次洗劫,變成了一座廢城,詞人有感而賦出《揚州慢》一詞。

2    1      「橋邊紅藥」        B

      2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A                     A     眼前之景

      3      盡薺麥青青」    A

      4      「廢池喬木」        A                                                             B      虛擬設想

      5      「杜郎俊賞」        B

      6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A

3    詞中提到薺麥、黍、喬木和紅藥這些植物。

4    這是意象都是淒涼的,因為詞人眼前「盡薺麥青青」,可見揚州城的荒廢,四周都長滿了黍,暗示國家經歷過家破人亡之悲。

5    杜郎是指唐代詩人杜牧。

6    當年杜牧曾經到揚州遊覽,還寫下不少讚美揚州美景的詩歌,但詞人眼前所見的揚州景物卻與杜牧筆下的揚州有很大的分別,因此就聯想到如果杜郎現在重到揚州必定十分震驚,以表現出揚州的今昔對比。

         

114

理解技巧(問題)

【理解技巧】

1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2    承上題,這種手法對情感抒發有何幫助?

3    正文前的文字稱為甚麼?

4    這段文字有甚麼作用?

5    試指出詞中運用擬人、反問以及設想的語句。

擬人﹕

反問﹕

設想﹕

6    試找出融化前人詩句的句子。

         

115

理解技巧(答案)

【理解技巧答案】

1      擬人法。

2      詞人運用擬人法來抒發對戰爭的痛恨以及對國家積弱的痛心,詞人透過廢池和喬木都討厭戰爭一事而說出百姓對戰爭的厭惡。

3      正文前的文字稱為詞前小序。

4      交代詞的寫作背景以及說出正文「黍離之悲」的主旨。

5      擬人﹕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反問﹕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設想﹕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6      「竹西佳處」、「過春風十里」、「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二十四橋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