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篇章編號

【篇章編號】

1253

         

102

篇章名稱

【篇章名稱】

進學解 (1253)

         

103

來源

新高中指定篇章

         

104

文類

【文類】

唐至清散文

         

105

作者

【作者】

韓愈(9412)

         

106

題解

【題解】       

        本文作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韓愈第三次任國子博士之時。韓愈雖任國子博士,但這只是清閒的職務。他自感懷才不遇,乃作《進學解》抒發內心不平。這篇文章引起執政者的注意,認為他有史才,遂予遷升。

        「進學」本意是「使學業有所進步」的意思,本文的含義比較廣泛,也包括道德品行方面的內容。「解」含剖析事理、辨明疑難之意。本文借國子先生向生徒訓話,勉勵學生進德修業,必能得到賞識。學生對此提出詰問,先生按著學生的疑問詳加解釋,諷刺當朝執政者不公不明的現象。

         

107

文本

《進學解》    韓愈

        國子先生1晨入太學2,招諸生立館下3,誨之曰4:「業精於勤荒於嬉5,行成於思毀於隨6。方今聖賢相逢7,治具畢張8,拔去兇邪9,登崇畯良10。占小善者率以錄11,名一藝者無不庸12。爬羅剔抉13,刮垢磨光14。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15?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16;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17,有笑於列18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19。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20,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21;記事者必提其要22,纂言者必鉤其玄23;貪多務得,細大不捐24;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25:先生之業,可謂勤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26;補苴罅漏,張皇幽眇27;尋墜緒之茫茫28,獨旁搜而遠紹29;障百川而東之30,迴狂瀾於既倒31: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32,作為文章,其書滿家33;上規姚、姒,渾渾無涯34,周《誥》殷《盤》,佶屈聱牙35;《春秋》謹嚴36,《左氏》浮誇37,《易》奇而法38,《詩》正而葩39;下逮《莊》、《騷》40,太史所錄41,子雲、相如42,同工異曲43: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44。少始知學,勇於敢為45;長通於方46,左右具宜47: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48,跋前躓後49,動輒得咎50。暫為御史,遂竄南夷51;三年博士,冗不見治52。命與仇謀,取敗幾時53。冬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54。頭童齒豁,竟死何裨55?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56?」

        先生曰:「吁!子來前。夫大木為杗57,細木為桷58,欂櫨59侏儒60,椳61626364,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65。玉札丹砂,赤箭青芝66,牛溲馬勃,敗鼓之皮67,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68,醫師之良也69。登明選公70,雜進巧拙71,紆餘為妍,卓犖為傑72,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73,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74,轍環天下,卒老於行75;荀卿守正,大論是弘76,逃讒於楚,廢死蘭陵77。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78,絕類離倫,優入聖域79,其遇於世何如也?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80,言雖多而不要其中81,文雖奇而不濟於用82,行雖修而不顯於眾83;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84,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85,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86,窺陳編以盜竊87;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88,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隨之89,投閑置散,乃分之宜90。若夫商財賄之有亡91,計班資之崇庳92,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93,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94、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95。」

         

108

注釋

【注釋】        

1      國子先生︰即國子博士,官名,這裏指作者自己,當時韓愈為國子學博士。唐代國子監為政府的教育機關和最高學府,下設國子學、太學、廣文館、四門學、律學、算學、書學,各學皆設博士。

2      太學:國子監。

3      招諸生立館下:招,即召。諸生,泛指學生。館,國子學學館。意思是召集學生立於國子學的學館下。

4      誨之曰:教誨他們說。

5      業精於勤荒於嬉:業,學業。精,精進。荒,荒廢。嬉,嬉戲。意思是勤奮使學業精進,玩樂會使學業荒廢。

6      行成於思毀於隨:行,品德修養。成,成就。思,思考。隨,放任自流,盲從隨俗。意思是品德修養由於獨自思考而有所成就,因苟且隨俗、放任自流而有所虧損。

7      方今聖賢相逢:方今,現在。聖,指皇帝。賢,指賢臣。意思是現在明君賢臣相逢,一起治理國家。

8      治具畢張:治具,治國之具,指法令。畢,完全。張,建立。意思是國家制度和法令已建立完善。

9      拔去兇邪:拔去,拔除。兇邪,兇殘邪惡的小人。意思是除去奸惡的小人。

10    登崇畯良:登,提拔。崇,尊崇。畯良,畯通「俊」,才能出眾之人。意思是提拔和尊崇才能出眾之人。

11    占小善者率以錄:占,通「佔」,具有。小善,小的長處。率,全部。錄,取錄。意思是有些許長處的人全都被選錄。

12    名一藝者無不庸:名,通「明」。藝,技藝。庸,通「用」。意思是以一種技藝著稱的人無不被任用。

13    爬羅剔抉:爬羅,搜羅。剔,剔除。抉,選擇。意思是搜羅和選擇人才。

14    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之使光,指培養造就人才。

15    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蓋,發語詞,大概。幸,僥倖。孰云,誰說。多,有很多的才能和技藝。不揚,得不到表現,不被提拔。意思是大概只有並無實才的人被僥倖錄用的,誰說學識淵博的人不被選用的呢?

16    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諸生,國子監的學生。患,擔憂。精,精深。有司,主管的官吏,古代的官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明,明察。意思是學生只須擔心自己的學問不夠精深,而不必顧慮主管官吏不能明察。

17    言未既:話還未說完。

18    列:指太學生們所站的行列。

19    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事,事奉,向之學習。於茲,到現在。有年,有很長時間了。意思是我跟你學習,至今已有很長時間了。

20    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吟,吟誦。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儒家六經。意思是先生口中不斷吟誦細讀六經的文字。

21    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披,披閱。百家,諸子百家,各種學派。編,書籍。意思是手中不停披閱諸子百家的書籍,可見其勤勞用功。

22    記事者必提其要:記事者,以記事為主的史籍。提其要,提出要點。

23    纂言者必鉤其玄:纂,編纂。纂言者,論述性的學術著作。鉤,探索。玄,深遠。鉤其玄,探求出深刻的道理。

24    貪多務得,細大不捐:務得,一定要掌握。不捐,不捨棄。意思是對學問永不嫌多,無論大小皆兼收並蓄,不肯捨棄。

25    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焚膏油,古時人們以焚燒膏油作照明,這裏指國子先生在晚上點燈苦讀,一直到白天日光出現。晷,日光。恆,常常。兀兀,通「矻矻」,勞碌的樣子。意思是日以繼夜辛勤苦讀。

26    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觝排,觝通「牴」,抵抗。異端,儒家以外的其他學說。攘斥,排斥。老,即老子、道家。意思是抵制異端邪說,排斥佛道。

27    補苴罅漏,張皇幽眇︰苴,草墊子,這裏作動詞,指編草補物,解作鋪墊、彌補。罅,裂縫。罅漏,缺漏。張皇,闡明、張大。幽眇,深微之處。意思是彌補前人學說的漏洞,使之完整;闡明前人學說的深微之處,使之明晰。

28    尋墜緒之茫茫:墜,失墜。緒,前人的功業。墜緒,已經失傳的儒家道理。茫茫,茫然悠遠的樣子。意思是尋找前人被埋沒已久的功業。

29    獨旁搜而遠紹:獨,獨自。旁搜,廣泛搜求。遠紹,遠遠繼承。意思是獨自到處搜求聖人的遺緒,使之接續起來不至中斷。

30    障百川而東之:障,阻攔。百川,江河。意思是引導百家之說回到儒家的正統之下。

31    迴狂瀾於既倒:迴,挽回。狂瀾,狂猛的波瀾。既,已經。倒,傾倒。意思是挽救儒家學說被佛老之學擠垮的局面。

32    沉浸醲郁,含英咀華︰沉浸,潛心體會。醲、郁,都指美酒,這裏指文中精美之處。含,含在口中。英、華,都指花朵,這裏比喻前人的好作品。咀,細細咀嚼。意思是沉浸在前人醇美的文章中,咀嚼體味這些精華之處。

33    作為文章,其書滿家:作為,撰寫、寫作。其書,一說是韓愈的著作,二說是韓愈寫作時所用的參考書。意思是家中有豐富的藏書,可供韓愈寫作時作參考。

34    上規姚、姒,渾渾無涯:規,模仿、學習。姚,虞舜的姓。姒,夏禹的姓。姚姒是指《尚書》中記載的舜的《虞書》和記載禹的《夏書》。渾渾無涯,深遠無邊的樣子。揚雄《法言.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意思是韓愈以《虞書》、《夏書》為自己學習的標準,這些書內容博大精深,沒有邊際。

35    周《誥》殷《盤》,佶屈聱牙:周《誥》,指《尚書周書》中的《大誥》、《康誥》、《酒誥》、《召誥》、《洛誥》等篇,相傳是周公和成王的文告。殷《盤》,指《尚書周書》中的《盤庚》上中下三篇。佶屈,迂曲不順。聱牙,讀起來不順口。意思是殷周時的文章艱澀,異常難讀。

36    《春秋》謹嚴:《春秋》,據說乃孔子所作,為我國最早一部編年體史書。《史記孔子世家》:「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連長於文學的子夏也不能增刪一字,可見《春秋》字字精簡,句句含有褒貶,所以說它謹嚴。

37    《左氏》浮誇:《左氏》,指《左傳》,相傳左丘明所作,又稱《左氏傳》,其中有許多誇張的鋪排和形象生動的描寫,所以說它浮誇。

38    《易》奇而法:《易》,指《易經》,古代占卜時所用的書,儒家以中庸之道說其陰陽八卦變化,以概括天地人事。奇,指卦象的變易,語言的奇特。法,法則。意思是《易經》雖然奇特變易,卻有法則可循。

39  《詩》正而葩:《詩》,指《詩經》。正,內容醇正,思想嚴肅。葩,即花,這裏指文采豐富。意思是《詩經》思想內容醇正,辭藻卻很華美。

40    下逮《莊》、《騷》:逮,到、及。莊騷,《莊子》和《離騷》。

41    太史所錄:指漢代司馬遷所著《史記》,因任職太史令,故稱太史。

42    子雲、相如:子雲,西漢揚雄,字子雲,此指其著作《太玄》、《法言》等書。相如,西漢司馬相如,此指其《子虛賦》、《上林賦》等著作。揚雄和司馬相如同為西漢辭賦家。

43    同工異曲︰工,工巧、美妙。這裏是說上述列舉的作品形式風格雖異,但都達到精妙的境界。

44    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閎,宏大。中,指文章的思想內容。肆,放縱。外,指文章的形式。意思是文章的內容博大精深,形式自由奔放。

45    少始知學,勇於敢為:少年時剛開始懂得學習,就敢作敢為。

46    長通於方:長,年長。通,通曉。方,道理,即為人出世之道。意思是長大以後,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

47    左右具宜:左右,各方面的事情。具,通「俱」,全、都。宜,適合。意思是言行處處合乎規矩。

48    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見,被。意思是辦公事得不到別人的信任,辦私事得不到朋友的幫助。

49    跋前躓後:跋,踩、踏。躓,通「疐」,被阻障絆倒。跋前躓後,語出《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狼前進時踩著頷下肉,後退卻踏著尾巴。意思是韓愈處境困頓,進退兩難。

50    動輒得咎:輒,常常、總是。咎,過失、責難。意思是動不動就遭到責難。

51    暫為御史,遂竄南夷:竄,放逐,被貶到遠方。南夷,南方少數民族居住之地,此指陽山。意思是韓愈在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63年)任監察禦史不久,就因京師大旱上書減免百姓賦稅而被貶為陽山令一事。

52    三年博士,冗不見治:三年博士,韓愈從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始至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當了三年國子博士。一說「三為博士」,亦可說通。冗,閒散。見,通「現」,表現。治,業績。意思是當了三年國子博士,閒散著沒有甚麼政績。

53    命與仇謀,取敗幾時:仇,敵人。謀,謀面、碰見。取敗,失敗。幾時,屢次、多次。意思是你的命運常與仇敵打交道,使你多次遭遇失敗。

54    冬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煖,通「暖」。號,大聲叫喊。啼,哭泣。意思是在冬天和暖的日子裏,兒女因受冷而呼號。豐年之時,妻子因飢餓而啼哭。這句描寫了生活的困難,似有誇張之意。

55    頭童齒豁,竟死何裨:頭童,頭髮稀疏,頭頂光禿,如山無草木之地。《釋名釋長幼》:「牛羊之無角者曰童,山無草木曰童。」齒豁,牙齒脫落。竟死,到死。裨,裨益、補益。意思是自己髮脫齒落,修業進德直至老死又有甚麼用處?

56    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反,反而。為,語末助詞,表示感歎或詰問。意思是先生不憂慮目前的境況,反而教人學你這般嗎?

57    杗:屋樑。

58    桷:方形的椽子。椽,安在樑上支架屋面和瓦面的木條。

59    欂櫨︰即斗拱,支撐樑柱和屋脊的小木料。

60    侏儒:指樑上一種短小的支柱。

61    椳:門上的樞軸。

62    闑:兩扇門中間擋門的木橛。

63    扂:門閂。

64    楔:古時豎在大門兩旁豎的木柱,防止車經過時碰壞大門。

65    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匠氏,工匠。工,技巧。意思是各種木材都被適當地使用而築成房屋,是工匠的技術巧妙。

66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玉札,即地榆,藥用的玉屑。丹砂,朱砂。赤箭,即天麻。青芝,即龍芝。以上都是名貴的藥材,服食後可延年益壽。

67    牛溲馬勃,敗鼓之皮:牛溲,牛尿,可治水腫。馬勃,又名馬屁菌,馬糞上長出的菌類,可治毒瘡。敗鼓之皮,敲破的鼓皮,可治蠱毒。以上都是不值錢的藥材。

68    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俱,全部。收,收集。蓄,儲藏。無遺,沒有遺漏。意思是把藥物全都收集儲蓄,留待醫治各種疾病。

69    醫師之良也:醫生高超的本領。

70    登明選公:登,選拔錄用。明,明智。選,選用人才。公,公平合理。意思是提拔選用人才時明智公正。

71    雜進巧拙:雜進,攙雜著錄用。巧拙,指被錄用者的才幹、技能有優劣之分。意思是雜用優劣不同的各種人才。

72    紆餘為妍,卓犖為傑:紆餘,屈曲的意思,在此比喻性格沉靜、深思熟慮的人。妍,美好。卓犖,才幹突出、超群。傑,傑出的人才。意思是深思熟慮的是美好的人才,才幹超群的是傑出的人才。

73    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校,比較。量,量度、估量。器,人的材質。適,合用。方,用人的法則。意思是比較量度各人之優劣,人盡其才,是宰相用人之方。

74    孟軻好辯,孔道以明:孟軻,孟子。孟軻好辯,《孟子滕文公下》:「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孔道,孔子儒家之道。意思是孟子喜好與人辯論,辯明了儒道。

75    轍環天下,卒老於行︰轍,車轍,這裏作動詞,指乘車。行,大路。意思是孟子乘著車子周遊列國去遊說君主,但不被重用,最後在奔波中死去。

76    荀卿守正,大論是弘:荀卿,即荀子,戰國末期著名的學者。守正,堅守儒家之道。大論,儒家博大精妙的學說。弘,發揚光大。意思是荀子堅守正道,使孔孟之道得以發揚光大。

77    逃讒於楚,廢死蘭陵:意思是戰國齊襄王時,荀子曾三次為祭酒,為躲避讒言,從齊國逃到了楚國,楚國春申君任他為蘭陵令。春申君死後,他被廢黜,死於蘭陵。

78    吐辭為經,舉足為法:吐辭,指立論。經,經典。舉足,指行為。法,法則、楷模。意思是他們的言論都是儒家經典,他們的行為成為後世的典範。

79    絕類離倫,優入聖域:絕、離,超越。類、倫,是指同類。優,足夠。聖域,聖人的境地。意思是孟子與荀子的道德修養與眾不同,足以進入聖人的領域。

80    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繇,通「由」,跟從。統,孔孟道統。意思是自己雖然勤奮,但是學問不合於儒家道統。這句是謙詞,以下幾句皆同。

81    言雖多而不要其中:要,把握、切中。中,關鍵、核心。意思是自己雖然有很多言論,但是不能切中儒道的關鍵。

82    文雖奇而不濟於用:奇,奇特。不濟於用,沒有實際用途。

83    行雖修而不顯於眾:修,好、善。意思是說自己行為雖然端正,但是在人群中卻不顯著突出。

84    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猶且,尚且。歲,每年。糜,耗費。廩粟,國庫的糧食。韓愈當時為國子博士,官秩正五品,每月俸錢四十貫,每年得祿米二百斟。

85    乘馬從徒:乘馬,出門乘馬。從,跟從。徒,僕役。從徒,由僕人跟從。

86    踵常途之促促︰踵,腳跟,這裏作動詞,即跟隨。常途,平常的路。促促,拘謹倉促的樣子。意思是我只是跟著別人走老路。

87    窺陳編以盜竊:窺,偷看。陳編,古書。盜竊,客氣的說法,偷襲前人的理論。意思是我只是讀古書,沿襲前人的理論而已,並無創見。

88    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誅,追究、責罰。斥,貶斥。意思是皇帝對我不加追究,宰相也不加斥責。

89    動而得謗,名亦隨之:謗,譭謗。意思與「動輒得咎」相近,動不動就遭人譭謗,聲名隨之受累。

90    投閑置散,乃分之宜:閑,通「閒」。分,本份。意思是自己被放置在閒散的職位上,也是理所當然的。

91    若夫商財賄之有亡:若夫,至於,表示轉折之虛詞。商,商討。財賄,指俸祿。亡,通「無」。意思是討論俸祿的多寡。

92    計班資之崇庳:計,計較。班資,官階資格。崇,高。庳,通「卑」,低。意思是計較官階的高低。

93    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己量,自己的份量。稱,相稱。前人,指宰相和當權者。瑕疵,缺點。意思是忘記自己的能力和份量與甚麼職位相稱,反而指責當政者用人制度的毛病。

94    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詰,責備、質問。杙,小木橛,多用以繫牲口。楹,房屋的柱子。意思是這就等於責備工匠為甚麼不用小木橛作柱子。

95    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訾,指責。昌陽,即菖蒲,延年的藥。引年,延年益壽。進,進用。豨苓,又名豬苓,是瀉藥。意思是指責醫師為何不用豬苓,而用菖蒲作延年益壽的藥。以上兩句皆是反語,用以自我解嘲。

         

109

內容分析要點

【內容分析要點】

1     國子先生訓悔學生

        認為學生應勤奮向學,不要因玩樂而荒廢學業;在為人行事方面要深思熟慮,不因循隨俗。接著他指出當時政治情況,把學生學習和朝廷用人連結起來。

2     學生提出詰問

(a)  言其為學、為儒、 為文、為人的成就:為學方面,作者求學勤勉、學識廣博、好學不倦、治學態度認真,治學既博且精;為儒方面,作者以衛道者自居,致力鑽研和宣揚儒家學說,以抵制佛教和道教,是道統的承繼者;為文方面,他博取先秦、兩漢諸家之長,家中有豐富的藏書。他從諸子百家典籍中吸取養分,寫作文章得心應手;為人方面,先生少年時剛懂得學習,已敢作敢為;及至年長,更能通曉為人處世之道。

(b)  學生揭露國子先生生活的困苦:從學生口中得知先生際遇潦倒、仕途坎坷、俸祿微薄,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和幫助。以學生之話諷刺有司的不辨賢愚、不公不平。

3     國子先生進行辯解

(a)  以匠、醫為喻,說明宰相用人之方:先生以工匠、醫師比喻宰相,以木材比喻賢愚不同之人。宰相用人要明智公正,把不同才能的人安放在恰當的職位上。

(b)  寫孟、荀的懷才不遇:孟荀生於亂世,懷才不遇可理解,但韓愈生於太平盛世,有才華仍得不到重用,因此為自己鳴不平,對古今賢愚顛倒的不合理現象表示感慨。

(c)  自嘲在「學」、「言」、「文」、行」上之不材:國子先生自謙自己修養成就不高,但皇帝、宰相不追究,仍得到厚待。這是反話正說,表面上讚美在位者,實際上是暗含諷刺。

          

110

寫作手法要點

【寫作手法要點】

1     虛擬答問

        前人之賦多用主客答問的寫法,並以抑客伸主的方式駁例客人。本文改「抑客伸主」為「反客為主」,先讓客方提出觀點,後由主人正面申明,駁倒客人。借助學生之口表明道理,發洩不平及諷刺當政權貴。

2     巧用反語

        作者借國子先生之口所發的言論是正話反說,諷刺當政者不辨賢愚,用人不公,渲洩不受重用屢遭貶適的憤恨。文字表達上也含正話反說的意味,如運用雙重否定句式。

3     以自嘲加強諷刺效果

        本文以怨憤之詞托諸他人,自咎自責之詞托之於己,憤恨借他人口中道出,自己則平心靜氣,鋒芒內斂。如此,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以收諷刺效果。

4     善用比喻

        本文運用了一系列生動的比喻,如以工匠、良醫比喻宰相,以大小不同的木材和貴賤有別的藥材比喻賢愚不同的人才,說理清晰。

5     善舉例證

(a)  事例:本文善引事例,使論證深刻有力,如寫國子先生之才學人品,從學、言、文、行四方面描寫。文章以「先生口不絶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的事例說明國字先生求學勤勉。

(b)  史例:本文以史例來說明道理,如以孟荀二人懷才不遇說明有才德而不為所用,自古如斯。

6     對比深刻

        善用對比,使文氣抑揚有致,如以現實與理想作對比,突顯作者悲涼的心境。國子先生教誨學生不用擔心有司的不公不明,可是他在學、言、文、行皆表現出色,卻得不到重用。

7     駢散相間

        《進學解》是辭賦化的散文,講究鋪陳排比,運用駢偶句,但本文不像駢體文般通篇用儷句,而是夾雜著散句,使文章有形式美又有流暢靈活的特點。

8     自鑄新詞,精煉生動

        韓愈善於吸收當時的口語,創造新詞,使作品的語言精煉生動,如「同工異曲」、「貪多務得」、「細大不捐」、「俱收並蓄」等。

9     善用用韻

        本篇共用了十九個韻腳,押韻比較自由,有句句押,有隔句押,也有多至七八句不押,增加散文成分,音調鏗鏘。

10   鋪張手法

        本文是散文化的賦體,因此行文上鋪張揚厲,如運用排比手法,令文章氣勢奔騰。

11   營造氣氛

        首段寫國子先生諄諄誘誨,態度莊重。第二段時,化嚴肅為輕鬆,描述了先生的滑稽形象,在詼諧形象的背後隱藏著失意之情,把氣氛由輕鬆轉為悲涼。

12   結構嚴謹

        本文分為論點、引發駁難、進行辯解三個部分。又以「公」、「明」二字貫串全篇,層層深入。

         

111

語譯

【語譯】

        國子先生清早走進國子監,召集學生立於國子學的學館下,教誨他們說:「學業由於勤奮而精進,由於玩樂而荒廢;品德修養由於獨自思考而有所成就,因苟且隨俗、放任自流而有所虧損。現在明君賢臣相逢,一起治理國家,國家制度和法令都已建立完善。除去奸惡的小人,提拔和尊崇才能出眾之人。有些許長處的人全都被選錄,以一種技藝著稱的人無不被任用。挑選好的,剔除壞的,加以訓練培養,使之顯出才能。大概只有並無實才而被僥倖錄用的人,誰說學識淵博而不被選用的呢?學生只須擔心自己的學問不夠精深,而不必顧慮主管官吏不能明察;只須擔心自己的品德不能有成,而不必擔心主管的官吏不公正。」

        話還未說完,有位學生就在行列中嘲笑著說:「先生騙我吧!我跟你學習,至今已有很長時間了。先生口中不斷吟誦細讀六經的文字,手中不停披閱諸子百家的書籍。對於以記事為主的史籍,你必能提出其要點;對於論述性的學術著作,你必能探求出深刻的道理。你對學問永不嫌多,無論大小皆兼收並蓄,不肯捨棄。晚上點著油燈,日以繼夜,一年到晚辛勤苦讀。先生在學問方面,可以說是勤奮的了。你抵制異端邪說,排斥佛道,彌補前人學說的漏洞,使之完整;又闡明前人學說的深微之處,使之明晰。你尋找前人行將衰落的儒家道統,獨自到處搜求聖人的遺緒,使之接續起來不至中斷。你引導百家之說回到儒家的正統之下,挽救儒家學說被佛老之學擠垮的局面。先生在儒學方面,可以說是有功勞了。你沉浸在前人醇美的文章中,咀嚼體味這些精華之處。寫起文章來,參考書堆至滿屋皆是。你向上取法內容博大精深、沒有邊際的《虞書》、《夏書》,又學習艱澀難讀的商、周二代著作。《春秋》文字嚴謹,《左傳》記事虛浮;《易經》雖然奇特變易,卻有法則可循;《詩經》思想內容醇正,辭藻卻很華美;往下直到《莊子》、《離騷》,司馬遷的《史記》,以及揚雄和司馬相如的辭賦。以上種種作品,形式風格雖異,但是都達到精妙的境界。先生在為文方面,內容可說是博大精深,而形式自由奔放。你年輕時剛開始懂得學習,就敢作敢為。長成以後,懂得為人處世的之道,言行處處合乎規矩。先生在處世為人方面,可說是有成就了。但是,先生辦公事時得不到別人的信任,辦私事時得不到朋友的幫助,處境困頓,進退兩難,動不動就惹禍。你擔任御史的職位只有很短的時間,就被貶謫到南方邊遠地區。做了三年國子博士,閒散著沒有甚麼政績。你的命運常與仇敵打交道,使麼用處?先生不憂慮目前的境況,反而教人學你這般嗎?」

        先生說:「唉!你過來。要知道那些大木材做屋樑,小的木材做椽子、斗拱、樑上短柱、門臼、門橛、門閂、門兩旁的木柱,各種木材都被適當地運用而築成房屋,這是工匠的技術巧妙。地榆、朱砂、天麻、靈芝、牛溲、馬屁菌、破鼓皮,全被保存起來,留待醫治各種疾病,這是醫生高超的本領。提拔選用人才時明智公正,雜用優劣不同的各種人才,把深思熟慮的人視為良才,把才幹超群的人視為豪傑。比較量度各人之優劣,人盡其材,是宰相用人之方。從前,孟子喜好與人辯論,辯明了儒道,乘著車子周遊列國去遊說君主,但不被重用,最後在奔波中死去。荀子堅守正道,,他們的行為成為後世的典範,道德修養與眾不同,足以進入聖人的領域。可是他們在社會上的遭遇怎樣呢?我學習雖然勤奮,但是還不能承繼儒家的道統;言論雖然很多,但是不能切中儒道的關鍵。文章雖然奇特,但是沒有實用價值;行為雖然端正,但是在人群中卻不顯著突出。就算如此,我還是每月耗費朝廷俸祿,每年耗廢國庫糧食。兒于不懂得耕種,妻子不懂得織布。外出時騎著馬,帶著僕人隨從,安安穩穩地坐吃俸祿。我只是跟著別人走老路,沿襲前人的理論而已,並無創見。話雖如此,皇帝對我不加追究,宰相也不加斥責,這不是我的幸運嗎?動不動就遭人譭謗,聲名隨之受累,自己被放置在閒散的職位上,也是理所當然的。至於計較俸祿的多寡,官職的高低,而忘記自己的能力和份量與甚麼職位相稱,反而指責當政者用人制度的毛病,這就等於責備工匠為甚麼不用小木橛作柱子,批評醫師為何不用豬苓,而用菖蒲作延年益壽的藥。」

         

112

理解內容(問題)

【理解內容】

1      文中國子先生對於修業進德有何主張?

A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B     學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C     觝抵異端,攘斥佛老

D     少始知學,勇於敢為

2      弟子從四方面讚揚國子先生,試以引文作答。

 

引文

為學方面

 

為道方面

 

為文方面

 

為人方面

 

3      國子先生對自己在學、言、文、行有何評價?試以自己文字完成下表。

 

國子先生的評價

為學方面

 

為道方面

 

為文方面

 

為人方面

 

4      根據學生所言,以下哪一項不是國子先生的生活狀況?

A     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和幫助

B     仕途坎坷,受盡讒言誹謗

C     俸祿微薄,未能使妻兒豐衣足食

D     已到垂暮之年

         

113

理解內容(答案)

【理解內容答案】

1      B     學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ü

2     

 

引文

為學方面

「先生之業,可謂勤矣」

為道方面

「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

為文方面

「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

為人方面

「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

3     

 

國子先生的評價

為學方面

自己雖然勤奮,但是學問不合於儒家道統。

為道方面

自己雖有很多言論,但不能切出儒道的關鍵。

為文方面

自己的文章雖然奇特,卻沒有實際用途。

為人方面

行為雖然良好,但不被眾人了解。

4      D     已到垂暮之年  ü

         

114

理解技巧(問題)

【理解技巧】

1      文章中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

A     抑客伸主

B     反客為主

C     主客兼重

D     主客不分

2      本文善用反語,試分析以下句子表面及真正的意思。

 

表面意思

真正意思

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非其幸歟?

 

 

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閒置散,乃分之宜。

 

 

3      「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此句與文章中哪些描述先生的句子作對比?

4      學生說「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這句說話對說理方面有何作用?

         

115

理解技巧(答案)

【理解技巧答案】

1      B     反客為主  ü

2     

 

表面意思

真正意思

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在位者唯才是用

在位者不辨賢能

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非其幸歟?

國子先生自覺僥倖

這是國子先生的自嘲,自傷坎坷

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閒置散,乃分之宜。

國子先生安於現狀

在位者壓抑人才,抒發了國子先生不獲重用的悲哀

3      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冬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頭童齒豁,竟死何裨。

4      這句說明了學生事奉先生多年,自然熟悉作者的為人與才華,由他評價先生的能力與為人,可增加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