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篇章編號 | 【篇章編號】 1193
|
102 | 篇章名稱 | 【篇章名稱】 兵車行 (1193)
|
103 | 來源 | 高考題庫2008
|
104 | 文類 | 【文類】 古詩(含詩經楚辭)
|
105 | 作者 | 【作者】 杜甫 (9310)
|
106 | 題解 | 【題解】 《兵車行》是一首反對唐玄宗黷武開邊的政治詩,也是杜甫早期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全詩飽含深情,字裏行間貫穿著詩人「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體現了詩人沉鬱的詩風。關於本詩的寫作背景,歷來有伐南詔(今雲南省一帶)和用兵吐蕃(今西北地方)兩說。亦有一說︰「唐朝戰爭十分頻繁,抽丁拉夫、生離死別的情形也就成為極普遍的現象。因此這首詩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不一定為某一歷史事實所局限。」這首詩使用敍事手法,通過對細部的描寫反映現實,語言直白,通俗易懂;描寫真實自然,貼切傳神;句式靈活,平仄相間;章法嚴密,環環相扣。在詩的標題上,詩人不用老一套的《從軍行》之類的樂府舊題,而是即事名篇,體現了詩人的創新精神。
|
107 | 文本 | 《兵車行》杜甫 車轔轔1,馬蕭蕭2,行人3弓箭各在腰。 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4。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5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6。 或7從十五北防河8,便至四十西營田9。 去時里正與裹頭10,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11。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12,千村萬落生荊杞13。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14。 況復秦兵15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16雖有問,役夫17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18。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19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20,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21,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22。
|
108 | 注釋 | 【注釋】 1 轔轔:車行聲。《詩經.秦風.車鄰》:「有車鄰鄰。」鄰,同「轔」。 2 蕭蕭:馬鳴聲。《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 3 行人:從軍出征的人,即征夫。 4 咸陽橋:即渭橋,在長安西北,橫跨渭水,是當時長安通往西北的必經之路。 5 干︰衝。 6 點行頻:點行,按照名冊強制徵兵。頻,頻繁。 7 或︰有的。 8 防河:唐玄宗時,經常徵調大批兵力,駐紮西河(今甘肅省及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帶),阻止吐蕃入境騷擾,稱為防河。 9 營田:種田。古代的屯兵制,士卒平時種田,戰時作戰。唐時也採用此制。《新唐書.食貨制三》記載:「唐開軍府以捍要衝,因隙地置營田,……有警,則以兵若夫千人助收。」 10 里正與裹頭:里正,即里長,唐制以百家為一里,置里正一人,掌管事務。與裹頭,唐朝男子滿十五歲里正須替他紮頭巾。意思是被征者年幼。 11 武皇開邊意未已:武皇,即漢武帝。這裏借指唐玄宗。開邊,用武力開拓疆土。意未已,還沒有停止的意思。 12 漢家山東二百州:漢家,指唐朝。山東二百州,泛指華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十道四番志》記載:「關以東七道,凡二百一十七州。」 13 荊杞:荊棘與枸杞,野生灌木。此指田園荒蕪。 14 無東西:不成行列。 15 秦兵:即關西之兵。《史記》:「秦人勇於攻戰。」 16 長者:對老年人的尊稱,指上文的「道旁過者」。 17 役夫:征夫自稱。 18 未休關西卒:休,停止。關西,函谷關以西,古為秦地。關西卒,秦兵。 19 信知︰才知道。 20 比鄰,近鄰。重男輕女是舊時代一般的社會心理,這裏寫由於戰爭的關係,人們的心態也發生改變。秦築長城,役夫大量死亡,民謠云:「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餔。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樂府詩集》卷三十八) 21 青海頭:即青海邊。原為吐谷渾之地,唐高宗時為吐蕃所併,以後數十年間,唐朝和吐蕃的戰爭,大都發生在這一帶,唐軍傷亡很大。 22 啾啾:鬼的嗚咽聲。
|
109 | 內容分析要點 | 【內容分析要點】 《兵車行》是杜甫詩歌中的名篇。它揭露了唐玄宗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寄寓了詩人最為強烈的悲憤之情。 1 宣揚反戰思想 詩中多處寫了士兵離開家人、出外打仗的艱苦,以及戰爭後方的鄉村經濟破產的情況,其實是想宣揚反戰的思想。 2 同情民生疾苦 詩人在詩中非常同情民生疾苦,不僅使征夫發出抗議性的聲音,而且使詩人作出視野開闊的歷史觀察的回應,在這種發言與回應之中,形成了對民生疾苦和民族命運的深切同情。 3 諷刺在上位者窮兵黷武 詩中透露了統治者加給百姓的桎梏,大量的男丁出外打仗,使農地荒廢,無人理會,農村經濟破產,「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這是詩人肺腑之言,也揭示了戰爭的殘酷,以及諷刺了在上位者的不仁之政。
|
110 | 寫作手法要點 | 【寫作手法要點】 1 結構層層推進 本詩結構嚴謹,層層推進地對社會的現實作出揭示,並愈來愈深刻。詩人首先寫戰士與親人分離,然後寫戰場慘況,再進一步寫後方經濟,層層推進,揭示出深層的社會現實問題。 2 敘事抒情結合 此詩通篇言事,又始終飽含感情。敘事參差錯落,隨著情節場面的鋪開,對統治階級的揭露越來越尖銳深刻,詩人憂國憫民的悲憤亦如潮水般不斷洶涌噴射,渲泄無遺。因此,杜詩敘事,還融入強烈的抒情。而且是把感情寄託在一幕幕場景的描繪中,深沈而含蓄。 3 沉鬱悲壯的氣氛 無論是開篇詩人親眼所見的淒慘場面,還是下面詩人親耳所聞的征夫的悲切的言辭,無不蘊涵激切奔越、濃郁深沉的思想感情。 4 詩中有畫 這是一幅扣人心弦的送別圖:征夫的爺娘妻子亂紛紛地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著自己的親人,扯著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嚀邊呼號。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咸陽西北的渭水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了震天的巨響,在雲際回蕩。 5 現實主義濃厚 《兵車行》反映了唐朝大肆開邊,連年戰爭的歷史,提供了正史的事實,可以証史,可以補史料之不足。他寫戰爭帶給百姓的苦難,是從一個人、一個家庭寫起的,寫他們的遭遇,寫他們內心的悲酸。 6 借古諷今 詩中借漢朝的窮兵黷武,諷喻唐朝。例如「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等,其實借古諷今。 7 一針見血 「點行頻」是全篇的詩眼,它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問題的所在,頻繁的征役正是造成百姓妻離子散、萬民無辜犧牲、全國田園荒蕪的根源。人未成年就要防河,歸來滿頭白發還 要戍邊,其中包含了無數的淒涼故事。 8 語言精煉 本詩語言精煉,「爺娘妻子走相送」一個「走」字刻畫出眷屬們在親人出征時追奔呼號和那一剎那的生死離別的情景;「牽衣頓足攔道哭」,連續四個動作,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絕望的動作神態,表現得細致入微,令人觸目驚心。 9 運用多種修辭技巧 a 反問 詩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技巧,例如「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兩句,以反問句來突出統治階級加給人民的精神桎梏。 b 誇張 詩中「哭聲直上干雲霄」一句,還以誇張的描繪來突出戰爭的殘酷。 c 反襯 詩中「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兩句,更運用了反襯的手法,突出戰事對百姓的摧殘。
|
111 | 語譯 | 【語譯】 車輛隆隆響,戰馬蕭蕭鳴,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爺娘妻子兒女奔跑來相送,塵埃飛揚不見咸陽橋。攔在路上牽著士兵衣服頓腳哭,哭聲直上天空沖雲霄。路旁經過的人問出征士兵怎麼樣,出征士兵只是說按名冊徵兵很頻繁。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有的人四十歲到西部邊疆去種田。去時裏長給有的壯丁裹頭巾,他們回時已經白頭還要去守邊。邊疆無數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開拓邊疆的念頭還沒停止。您沒聽說漢家華山以東兩百州,百千村落長滿了草木。即使有健壯的婦女手拿鋤犁耕種,田土裏的莊稼也長得沒有東西行列。況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夠苦戰,被驅使去作戰與雞狗沒有分別。儘管長輩有疑問,服役的人們怎敢伸訴怨恨?就象今年冬天,還沒有停止徵調函谷關以西的士兵。縣官緊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稅,租稅從哪里出?如果確實知道生男孩是壞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還能夠嫁給近鄰,生下男孩死於沙場埋沒在荒草間。您沒有看見,青海的邊上,自古以來戰死士兵的白骨沒人掩埋。新鬼煩惱地怨恨舊鬼哭泣,天陰雨濕時眾鬼啾啾地喊叫。
|
112 | 理解內容(問題) | 【理解內容】 1 《兵車行》一詩的主題是甚麼? 2 以下哪一項是本詩的詩眼? A 「生男惡」 B 「點行頻」 C 「還戍邊」 D 「走相送」 3 試根據詩的內容,舉出兩項因戰爭而造成的禍害,並引錄原文。
|
113 | 理解內容(答案) | 【理解內容答案】 1 揭露唐玄宗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並寄寓詩人反戰的思想。 2 B 「點行頻」ü 3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壯丁離家打仗,使鄉村田園荒蕪,農村經濟破產,人民生活困苦。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戰士們戰死沙場,白白犧牲,連白骨也沒人掩埋。
|
114 | 理解技巧(問題) | 【理解技巧】 1 以下哪一項能夠概括本詩的結構特色? A 層層推進 B 先破後立 C 先立後破 D 倒敘法 2 本詩語言精煉,「牽衣頓足攔道哭」一句有何精妙之處? 3 以下哪一項不是本詩的寫作特色? A 浪漫主義色彩濃厚 B 敘事抒情結合 C 善用設問句 D 詩中有畫 4 詩中如何運用設問、誇張和襯托的手法來表達主題?試舉例言之。
|
115 | 理解技巧(答案) | 【理解技巧答案】 2 這句連續用了四個動詞,分別是「牽」、「頓」、「攔」和「哭」。短短一句,已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絕望的動作神態,表現得細緻入微。 4 反問:「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兩句,以反問句來突出統治階級加給人民的精神桎梏。 誇張:「哭聲直上干雲霄」一句,以誇張的描繪來突出戰爭的殘酷。 反襯:「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兩句,運用了反襯的手法,突出戰事對百姓的摧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