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篇章編號 | 【篇章編號】 1169
|
102 | 篇章名稱 | 【篇章名稱】 使至塞上 (1169)
|
103 | 來源 | 會考問題庫
|
104 | 文類 | 【文類】 近體詩
|
105 | 作者 | 【作者】 王維 (9307)
|
106 | 題解 | 【題解】 開元二十五年(737),王維奉命赴西河節度使府慰問將士,此詩即詩人赴西河途中所作。這是一首紀行詩,詩人身負朝廷使命前往邊塞。詩即記述這次出使途中所見所感,並抒發了詩人內心的飄零之感,以及激憤之情。
|
107 | 文本 | 《使1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2,屬國過居延3。征蓬4出漢塞,歸雁5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6,長河7落日圓。蕭關逢候騎8,都護9在燕然10。
|
108 | 注釋 | 【注釋】 1 使:奉命 出使。 2 單車:單車獨行。問邊:慰問邊防。 3 屬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於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爲典屬國,蘇武歸漢後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這裏詩人用來指自己的身份。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員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中國歷代詩歌選》認爲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 4 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爲詩人自喻。 5 歸雁:因季節是夏天,雁北飛,故稱「歸雁入胡天」。 6 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 7 長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經涼州以北的沙漠。 8 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偵察兵。王維出使河西並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9 都護: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 10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代指邊防前線。《後漢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 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裏,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此兩句意 謂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後尚在前線未歸。
|
109 | 內容分析要點 | 【內容分析要點】 這是一首紀行詩,詩人身負朝廷使命前往邊塞。詩即記述這次出使途中所見所感。 1 描寫異域風光 詩中記述了詩人出使途中所看到的異域風光,有夕陽、暮色、大漠、蓬草、歸雁等等,意境非常壯闊。 2 抒發個人感慨 詩中除了記述詩人旅途中的見聞之外,還敘述了詩人的個人感受。詩中正正抒發了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內心的飄零之感,以及激憤和鬱悶之情。 |
110 | 寫作手法要點 | 【寫作手法要點】 1 富立體美、意境壯闊 詩的「大漠」兩句歷來爲人傳誦:大漠廣闊,長河悠遠,使人既感到胸襟開闊,又驚異於宇宙之廣袤和深長。而且「孤煙直」、「落日圓」等,使詩的畫面富有立體美。「孤煙直」既寫出人煙之稀少,又暗示出一種獨立蒼穹的英雄氣;「落日圓」增添了畫面的色彩,用夕陽暮色將畫面覆蓋,形成渾然一體的壯闊意境。 2 運用對比構圖 詩人用四種景物對比構圖:寬廣的大漠擁抱著悠悠的長河,渾圓的落日映襯著直逼霄漢的一束孤煙。大、長、圓、孤、直都富於空間感,而且都是詩人主觀的審美感受。 3 襯托式寫法 詩中「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兩句,是一種未言艱辛而艱辛之事已畢,未見英雄而英雄之業已出的襯托式寫法。 4 對仗工整 詩中「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聯,對仗工整,獨絕千古。 5 善用自況的手法 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振翅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這裏抒發了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內心的飄零之感,以及激憤和鬱悶之情。 6 以事作結 詩的最後兩句以事作結:詢知都護此時所在,詩人的使命也即將完成。詩的收束,順其自然。 7 兼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 這首詩雖是紀行,但或抒感慨,或敘異域風光,一路寫來,自然天成。 |
111 | 語譯 | 【語譯】 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
|
112 | 理解內容(問題) | 【理解內容】 1 詩中主人翁出使的目的是甚麼? 2 從「歸雁入胡天」一句,可知詩中所寫的是甚麼季節?試加以簡單解釋。 3 以下哪一項是此詩的主旨? A 記述出使途中所見所感 B 抒發心中的鬱抑 C 思念遠方的親人 D 上奏解釋出使的目的
|
113 | 理解內容(答案) | 【理解內容答案】 1 「欲問邊」:前往邊疆慰問將士。 2 夏天,因為歸雁會在夏天時往北飛。
|
114 | 理解技巧(問題) | 【理解技巧】 1 詩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試略述之。 2 承上題,這兩句詩句還運用了四種景物的對比來構圖,試分別舉出之。 3 詩中「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兩句,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試略述之。 4 詩中哪兩聯對仗工整? 5 詩人利用了哪兩種事物來自況? A 「蓬」、「雁」 B 「胡天」、「大漠」 C 「長河」、「落日」 D 「騎」、「燕」 6 承上題,詩人以物自況,藉以抒發了甚麼感情?
|
115 | 理解技巧(答案) | 【理解技巧答案】 1 壯闊的意境:「孤煙直」既寫出人煙之稀少,又暗示出一種獨立蒼穹的英雄氣;「落日圓」增添了畫面的色彩,用夕陽暮色將畫面覆蓋,形成渾然一體的壯闊意境。 2 寬廣的大漠、悠悠的長河、渾圓的落日,以及直逼霄漢的一束孤煙。 3 襯托:這兩句是一種未言艱辛而艱辛之事已畢,未見英雄而英雄之業已出的襯托式寫法。 4 頷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6 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振翅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這裏抒發了一個背負朝廷使命的大臣內心的飄零之感,以及激憤和鬱悶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