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篇章編號 | 【篇章編號】 1066
|
102 | 篇章名稱 | 【篇章名稱】 詩經.秦風.蒹葭 (1066)
|
103 | 來源 | 新高中指定篇章
|
104 | 文類 | 【文類】 古詩(含詩經楚辭)
|
105 | 作者 | 【作者】 詩經 (9110)
|
106 | 題解 | 【題解】 《蒹葭》是《詩經‧秦風》中的一篇。對於本篇的主旨,向來有幾種說法,較多談及的有三種:一是認為這是一首諷刺秦襄公未能習用周禮的政治諷刺詩。二是認為這是一篇思慕識周禮之賢人的招隱詩。三是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寫詩人對心儀者的憧憬和思慕。
|
107 | 文本 | 《詩經.秦風.蒹葭》 蒹葭1蒼蒼2,白露為霜3。所謂伊人4,在水一方5。 遡洄6從之7,道阻且長8。遡游9從之,宛10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11,白露未晞12。所謂伊人,在水之湄13。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14。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15。 蒹葭采采16,白露未已17。所謂伊人,在水之涘18。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19。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20。 |
108 | 注釋 | 【注釋】 1 蒹葭︰蒹,即荻。葭,即蘆葦,或特指初生的蘆葦。 2 蒼蒼︰茂盛的樣子。 3 白露為霜︰為,變,這裏指凝結。白露凝結成霜,意味著已是深秋時分。 4 伊人︰伊,那,指示代詞。伊人,即那人。 5 在水一方︰一方,一邊。意思是在河的另一邊。 6 遡洄︰《爾雅釋水》︰「逆流而上曰遡洄。」 遡,逆流而上。 洄,彎曲迴旋的水道。故遡洄或指逆著迴流而上。 7 從之︰從,趨近,這裏指尋求。之,代詞,指伊人。 8 道阻且長︰阻,阻難。意思是道路阻難又漫長。 9 遡游︰《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游,河流的一段。故遡游或指逆著河流而 上。 10 宛︰彷彿。 11 淒淒︰和「蒼蒼」意思相似,茂盛的樣子。 12 晞︰乾。 13 湄︰河邊水與草交接之處,即岸邊。 14 道阻且躋︰躋,升高。意思是道路險峻,須攀登。 15 坻︰即水中小塊的高地。 16 采采︰意近「蒼蒼」、「淒淒」,美好茂盛的樣子。 17 白露未已︰已,止。意思是露水未乾、未蒸發掉。 18 涘︰水邊。 19 道阻且右﹕右,迂迴曲折。意思是道路險阻而迂曲。 20 沚︰和「坻」意思相同,即水中小塊的高地。
|
109 | 內容分析要點 | 【內容分析要點】 《蒹葭》全詩共三章,三章內容基本相同。 1 狀寫清秋的景物 每章起首兩句,都描寫了一片清秋的景色,點明了時間和環境。岸邊蘆葦叢生,葉上繁霜點點,可知時值深秋。 2 引出思念對象 每章的第三、四句,都點出思念的對象以及其所在之處。心目中的「伊人」彷彿就在眼前,然而總是隔著一江秋水,渺茫難及。 3 刻劃追尋的艱辛 每章的第五、六句,都敘述了詩人追尋「伊人」的過程,具體地描寫了當中的困難。即使前路險峻,詩人仍然冒險前進,顯出無比的勇氣和決心。 4 暗示追尋的結果 每章的第七、八句,都進一步敘述詩人的追尋過程,並暗示其結果。然而,無論詩人如何努力,「伊人」仍然可望而不可即。
|
110 | 寫作手法要點 | 【寫作手法要點】 1 賦與興的表現手法 a 賦 本詩開首兩句,都運用了白描的手法,狀寫景物。這些景物的描寫,不假雕飾,簡單的幾筆,便素描出一幅蕭瑟淒清的秋景圖。 b 興 本詩每章的開首,都以「蒹葭」、「白露」起興,營造氣氛。這些景物渲染了深秋蕭瑟的氣氛,又營造出一種空靈虛渺的意境,增加詩歌的韻味。
2 重章疊句的章法結構 本詩全篇分為三章,每章八句,字句大體相同,只是換了若干字眼。這種章法結構,不但使詩歌形式整齊,而且使詩中的感情表達得更淋漓盡致,起著一唱三歎的效果。同時,本詩三章的複沓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在反覆的歌詠之中,透過字詞的變換,深化感情。 3 一虛一實的人物形象刻劃 本詩以一虛一實的手法,塑造了兩個人物的形象。詩中的兩位人物,詩人並沒有揭示其性別,也沒有對他們的外貌進行細緻的描寫,但是他們的形象仍然顯得生動而深刻。詩中,詩人的形象是實,而「伊人」的形象是虛,互相塑造,共同完成了詩歌的主旨。 4 移情於景的抒情手法 本詩運用了移情於景的抒情手法,開首的兩句,詩人反覆對蒹葭、白露進行描寫,描繪出一個淒清朦朧的秋天景氣,使人置身於一種蒼茫的氛圍之中。於是,這些景物的描寫,就有力地襯托出詩人的惆悵心境。而由於詩人的心情悽惋,因此深秋的景色就更為悲涼,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5 富象徵性的意象 詩中的景物,各有不同的象徵性意象。例如「所謂伊人」,是詩人熱切追求的對象,其形象虛渺而美好,歷來有人視之為賢人隱士,又有人視之為男女情人,或者象徵某種理想。又例如「蒹葭」、「水」、「道」等景物,險阻重重,彷彿象徵了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困難和障礙。透過這些意象的組合,構成了一幅幅詩人不畏艱險、追尋「伊人」的動人畫面。 6 四言為主的句式特點 詩中的句式以四言為主,本詩每章除了最後一句以外,都是整齊的四言。 7 疊字的運用 詩中用了不少疊字來形容蒹葭茂盛之貌,這些疊字不但使詩中的意境更鮮活可見,而且使聲調更和諧悅耳,情感更細緻動人。 8 淺白樸素的語言 詩中的語言淺白自然,詩中並沒有艱深用字,用字淺白而準確。 9 自然有致的用韻 《詩經》的用韻一般出於天然,並無刻意斧鑿,而能夠形成自然諧協的韻律。《蒹葭》三章都是首句用韻,然後偶句押韻,自然而有致。
|
111 | 語譯 | 【語譯】 蘆葦蒼茫茂密,白露凝結成霜。我心中思念的那人,就在河的那一邊。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去尋她,她彷彿在水的中央。 蘆葦茂盛繁密,白露還沒有乾。我心中思念的那人,就在河邊水草交接之處。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嶇又險峻。順流而下去尋她,她彷彿在水中灘上。 蘆葦稠密可採,白露還在滴瀝。我心中思念的那人,就在河岸旁邊。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險阻又曲折。順流而下去尋她,她彷彿在水中州上。
|
112 | 理解內容(問題) | 【理解內容】 1 詩人在《蒹葭》中刻劃了哪一個季節?從何見得? 2 詩人與「伊人」相隔,眼看前路險峻,困難重重,詩人的態度如何? A 半途而廢 B 冒險前進 C 猶豫不決 D 大聲疾呼 3 詩人盼望與「伊人」相聚,結果如何?
|
113 | 理解內容(答案) | 【理解內容答案】 1 秋季。岸邊蘆葦叢生,葉上繁霜點點,可知時值深秋。 2 B 冒險前進 ü 3 無論詩人如何努力,「伊人」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 |
114 | 理解技巧(問題) | 【理解技巧】 1 「賦」、「比」、「興」是《詩經》常用的寫作手法,《蒹葭》一詩可體現哪兩種寫作手法呢?並舉例說明之。 2 《蒹葭》一詩在章法結構上有何特別之處? 3 以下哪一項不是此詩的寫作特色? A 用韻自然有致 B 善用疊字 C 語言瑰麗雕琢 D 以四言為主 4 詩中的景物,各有不同的象徵性意象。透過這些意象的組合,構成了一幅幅詩人不畏艱險、追尋「伊人」的動人畫面。試舉例說明之。
|
115 | 理解技巧(答案) | 【理解技巧答案】 1 「賦」和「興」。 「賦」:本詩每章開首兩句,都運用了白描的手法,狀寫景物。「蒼蒼」、「淒淒」、「采采」,描寫河邊蘆葦茂盛的樣子。這些景物的描寫,不假雕飾,簡單的幾筆,便素描出一幅蕭瑟淒清的秋景圖。 「興」:本詩每章的開首,都以「蒹葭」、「白露」起興,營造氣氛。這些景物渲染了深秋蕭瑟的氣氛,又營造出一種空靈虛渺的意境,增加詩歌的韻味。 2 本詩運用了重章疊句的章法結構,全篇分為三章,每章八句,字句大體相同,只是換了若干字眼。 4 例如「所謂伊人」,是詩人熱切追求的對象,其形象虛渺而美好,歷來有人視之為賢人隱士,又有人視之為男女情人,或者象徵某種理想。又例如「蒹葭」、「水」、「道」等景物,險阻重重,彷彿象徵了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困難和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