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篇章編號

【篇章編號】

1012

              

102

篇章名稱

【篇章名稱】

孟子.公孫丑上 (節錄)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012)

              

103

來源

新高中課本名篇導讀篇章

              

104

文類

【文類】

先秦、秦漢、魏晉散文

              

105

作者

【作者】

孟子 (9106)

              

106

題解

【題解】       

本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上》,集中體現了孟子「性善論」的哲學思想以及由此而生的仁政主張。他主張人性本善,認為「不忍人之心」,即「惻隱之心」是人本身固有的,人本來就有可發展為「仁、義、禮、智」的四種幼芽,根據這一認識,人們的後天學習實際上就是對天性的保持和擴充,並強調對這四種幼芽要「擴而充之」,體現了他對後天努力的關注。孟子把仁、義、禮、智這些品格,看成是先天固有的,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對中國後世的倫理哲學思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本文充分體現了孟子散文的特色,語言流利,運用比喻、對比和排比,使說理形象生動,文章感情充沛、氣勢磅礴。

               

107

文本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2見孺子3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4之心,非所以內交5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6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7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8,泉之始達9。苟能充之,足以保10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08

注釋

【注釋】

1      不忍人之心:同情心。

2      乍:突然。

3      孺子:小孩。

4      怵惕惻隱:怵惕,恐懼,驚恐。惻隱,哀痛。這就是上文所說的「不忍人之心」。

5      內交:內,通「納」。即結交、拉關係。要譽於鄉黨朋友:要,通「邀」。要譽,博取好名聲。鄉黨,鄉、黨都是古代的居民組織,這裏指鄉里鄰居。

7      端:開端,起源。

8      然:通「燃」。

9      達:通,此指泉水流出去。

10    保:安定。

              

109

內容分析要點

【內容分析要點】

        《孟子.公孫丑上》(節錄)記錄了孟子對人性的看法及仁政主張,當中孟子通過事例,說明人皆有不忍之心。

1 「不忍」的定義

        「不忍」是指「惻隱之心」,意思是同情心,愛心,仁慈憐憫之心。

2 「不忍」的事例

        孟子借生活事例來說明人皆有不忍之心,對人有仁慈憐憫之心。《孟子.公孫丑上》(節錄)提出有人忽然看到童子將要跌入井中,便會產生驚恐哀痛的情感,這是因為人皆有不忍之心。

3     四善端

        人與生俱來有四善端,即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之端。

4     擴充四善端

        人有了四善端,要把它們擴充,使天下安定。

              

110

寫作手法要點

【寫作手法要點】

A    論說技巧

1     以論點為首,推出結果

        《孟子.公孫丑上》(節錄)一開始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並以人不忍孩童跌入井中的事例加強說服力,再從不忍人之心推論人皆有四端,只要好好擴充四端便可以「保四海」。由於有「不忍」之心就可以行仁政,行仁政可以「保四海」,藉以說服君主推行仁政。

2     論說手法

(a)  運用事例﹕《孟子.公孫丑上》(節錄)以「孺子將入於井」一事說明人人都有仁慈憐憫之心,沒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的人,都不是人。

(b)  運用排比﹕《孟子.公孫丑上》(節錄)以「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這一排比句式,說明四端是每個人生而有的天性,肯定地指出如果沒有四端便不是人。運用排比的句式,有效加強文章的說服力,以氣勢使人懾服。

B    比喻和對比手法

1     比喻手法

        《孟子.公孫丑上》(節錄)把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心性比作人的四肢,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這些品質對於人是不可或缺的。

2     對比手法

        《孟子.公孫丑上》(節錄)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這個對比,表示四端能否得以擴充的利弊。對比手法能夠令論述更為突出有力。

              

111

語譯

【語譯】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情。先王因為有憐恤別人的心情,這就有憐恤別人的政治了。憑著憐恤別人的心情來實施憐恤別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轉運小物件於手掌上一樣的容易。

  我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情的,道理就在於:譬如現在有人突然地看到一個小孩子要跌到井裡去了,任何人都會有驚駭同情的心情。這種心情的產生,不是為著要來和這小孩的父母攀結交情,不是為著要在鄉里朋友中間博取名譽,世不是厭惡那小孩的哭聲才如此的。

  從這裡看來,一個人,如果沒有同情之心,簡直不是人;如果沒有羞恥之心,簡直不是人;如果沒有推讓之心,簡直不是人;如果沒有是非之心,簡直不是人。

  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恥之心是義的萌芽,推讓之心是禮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

  人有這四種萌芽,正好比他有手足四肢一樣,有這四種萌芽卻自己認為不行的人,這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便是暴棄他君的人。

  所有具有這四種萌芽的人,如果曉得把它們擴充起來,便會像剛剛燒燃的火,剛剛流出的泉水,假若能夠擴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擴充,連瞻養父母都不行。」

              

112

理解內容(問題)

【理解內容】

1     根據文中所述,為甚麼人們看到小孩子將跌入井中時,會感到驚懼哀痛?

2     四端分別是指甚麼?試完成下表。

四種品格

四端

 

 

 

 

3     文中提及只要好好擴充四端,就____(a)____;相反,則____(b)____

4      試完成下表。

論點

 

事例

 

推論

 

 

 

              

113

理解內容(答案)

【理解內容答案】

1    因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

四種品格

四端

惻隱之心

羞惡之心

辭讓之心

是非之心

3     (a)   足以保四海

        (b)   不足以事父母

4     

論點

人皆有不忍之心

事例

人不忍孩童跌入井中

推論

1 人皆有四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2 只要好好擴充四端便可以「保四海」

 

              

114

理解技巧(問題)

【理解技巧】

1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A       對偶

B       比喻

C      對比

D      排比

2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A       對偶

B       比喻

C      對比

D      排比

3      《公孫丑上》以甚麼比喻惻隱、羞惡、辭讓和是非心性?

4      文中以甚麼比喻善端的擴充?

              

115

理解技巧(答案)

【理解技巧答案】

1     D    排比  ü 

2      C     對比  ü

3      「四體」,即四肢。

4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